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全国首批“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简称“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荣获船海领域国家级突出贡献奖。
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承“强优固基、交叉跃升”建设理念,着力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8个。学校本科专业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最新评估获评A+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获评A级;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前1‰。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位居第36位。升学率高,2022年,本科升学率达57.6%。就业质量好,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本科生毕业质量排名位列第34位。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着力造就国际一流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学校现有教职工2949人,其中专任教师194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314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7人(含双聘),“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各类国家级人才114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120人次;“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1人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3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3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来校视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办学特色,矢志创建一流,服务强国强军,服务东北振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图1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沿革
图2 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士风采
图3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风采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学校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源自1985年的管理工程系,成立于1996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金融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金融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为2023年新获批的专业,形成了“两金一新”专业布局。学院拥有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MBA、EMBA、MPA、MEM等专业硕士招生领域;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51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78人,博士化率近90%。此外,学院还以柔性人才的方式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或博(硕)士生导师,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院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10余门,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1项,获批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2项,其他各类教学研究类项目50余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教材2部,其他高水平教材20余部。
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6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共68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0项;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近年来,学院智库成果丰硕,承担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等委托项目40余项,70余篇咨政报告和政策建言被国家部委、省地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采纳应用。
学院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20余所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或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学生入学后,将有机会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学习和交流。
图4 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始人刘希宋教授寄语
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方向发展情况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市场营销方向的教学、科研、引才引进与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由14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相关工作开展主要依托工商管理专业的推进计划。
图5 工商管理专业历史沿革
工商管理专业源于1986年成立的技术经济教研室,1987年开始招收技术经济本科生,1999年整合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EMBA、MBA、MEM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其中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入库导师3人。本专业共培养学生近3000人,其中研究生1700余人(其中留学生110余人,EMBA和MBA学生1000余人),本科生1200余人(其中留学生100余人)。
自学院成立以来,工商管理专业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依据专业国家建设标准,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获评黑龙江省“十一五”与“十二五”重点本科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100%,升学率近50%,在全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评价(武书连)连续10年被评为A++,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市场营销方向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成果
围绕市场营销方向,学院已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现代市场营销素质与能力提升》《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程7门,获批1项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创新创业与技术管理研究团队”。
图6 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获批公示
面向市场营销方向,依托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将工商管理与大数据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在工商管理专业下设立“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方向,打造“工商管理+大数据”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培育+课程培训+名师讲座”模式提升学生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图7 大数据营销模拟实验过程
为提升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方向的实践应用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全面贯彻OBE理念,强化校内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学校科技园、哈尔滨东安汽车公司、青岛双星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工商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基地建设模式,有效实现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图8 多样化联合办学基地建设
同时,高度重视教学组织模式革新,推动“互联网+”课堂教学,将“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学方法现代化与多样化。实施“知名教授进课堂”“企业导师进课堂”系列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图9 多样化联合办学基地建设
为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学院支持成立了博思商学社、企业模拟经营竞争协会、联想Idea精英汇等学生社团,并依托社团开展沙盘模拟经营、会计实务、Top-boss等创新活动。3名教师进入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名教师为黑龙江省青年创业导师团成员,工商管理专业近5年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一等奖等奖项228人次。
图10 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领域科创竞赛获奖
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
一、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对“市场营销+数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重点解决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营销专业方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一方面,要面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国内外院校、校友、在校师生等开展广泛调研,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优势,精准定位“市场营销+数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可借鉴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对培养出来的人才预计在五年左右需要达到的目标做出梳理,这样有利于未来定期追溯和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二、将数字技术融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之中,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重点解决传统市场营销课程重思维培养、轻技术训练的局面,逐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由“软”向“硬”转变。首先,依托学院的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不断开设新兴前沿课程,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方向模块课程;其次,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之中,融入数字化相关课程内容,例如,将《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等课程逐步向《数字营销》《数字化运营管理》转型,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块;最后,强化课程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试图打造“认知实践—商业实践—创新实践—探索实践”的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大学四年。
三、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积极探索“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学院边界”的师资团队搭建模式,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工管交叉、校企合作的跨界师资团队。一方面,跨越组织边界,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初期可以选择几门课程进行试点,将校内教师的理论教学与企业专家的管理实践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之中,打造校企合作样板课程。另一方面,跨越学院边界,加强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之间的合作,搭建课程授课团队与科学研究团队,共同支撑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四、严格落实“两性一度”的课程建设标准,强化课程思政,努力打造更多的五大金课,全面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首先,常态化邀请教学大师、名师来院进行金课建设的指导工作,积极借鉴和吸纳高水平的金课建设思路与经验,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不断淘汰“水课”,致力于建设成为“门门有特色,课课显品牌”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再上一个台阶,通过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冲击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五、以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为牵引,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创,课赛融通,专创融合,持续完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首先,依据学院特色与优势,按照不同赛道,建立校外竞赛教练团队,做到常态化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激情。其次,按照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需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最后,要积极承办各类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哈工程经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篇章。
六、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持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设数字化质量监测平台,改革传统评价方法和质量监控方式,建立与新文科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学院、专业及教师的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人才培养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