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激烈比赛,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第四届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我谨代表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对能够进入总决赛的各个参赛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赛给予支持的老师、同学、合作企业以及参与大赛志愿活动的各位同学、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大赛于2025年1月27号正式启动,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来自508所高校的32742人报名参赛。在赛企合作方面,共有33家企业为本次大赛提供了企业命题,覆盖食品、日用品、旅游等多个行业,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881份,经过校赛和分区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08支团队进入了全国总决赛,包括分赛区的一等奖团队以及命题企业、承办高校的直通团队,其中,有50%的团队进入今天全国总决赛答辩环节,他们将在今天角逐全国总决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从2022年第一届比赛开始,大赛历经了四年的成长,参赛人数越来越多,覆盖高校越来越广,参赛作品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大赛在全国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赛事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赛的设计,从一开始,我们就秉承着“科学性、公益性、融合性”这三个原则,基于这三个基本原则,大赛一路成长,未来大赛仍将秉承这三个基本原则。俗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赛已经完整经历了三届的赛事历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让我们对赛事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也充满更高的期待。接下来,如何能让赛事在市场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呢?我想,如果想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在秉承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思考、有所作为。
第一个方面,我称之为有效性。赛事是否有生命力,很重要的检验标准是,通过赛事能否有效达成各项预期的目标,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也在赛事体制、赛事内容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优化。在去年大赛结束后,组委会和命题企业进行了复盘,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在今年的赛事安排上,更注重参赛团队市场策划的真实效果,最终目的是希望整个赛事达成“真问题—好方案—实效果”的闭环,这也是这些年工作中的重要成果。回到初心,当年在设计这个赛事时,我们希望赛事达成的目标是多元的。简单概括来讲就是三句话:“能够通过赛事让老师教到点上,学生学在心上,企业用在事上。”目前,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其实更多地实现了第一个目标:让赛事的成果真正能够为企业所用,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说前几届比赛我们无法检验这些效果,经过了三届完整的比赛,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大量的信息,现在我们可以试着去回答,在完成市场调查和商业策划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备和常用的理论和工具究竟是什么?教师在相关的教材中,侧重讲述哪些主要的内容?学生在理解、运用理论和工具中有哪些不足?存在什么缺陷?学生在哪些方面要着重进一步进行训练?我想,我们接下来可以利用几届大赛的信息数据做相关分析,把分析的结果用于指导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上,这也是我们赛事希望达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我称之为扩展性。大赛不仅打造了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这个品牌,其实更重要的是,借助大赛平台汇集了大量的资源和要素,而这些资源和要素往往只用在本届大赛的命题和策划,存在着很大的浪费。我认为大赛积累的要素和资源可以不仅仅只服务于赛事本身,还可以扩展更多用途,比方说,我们通过大赛与命题企业建立了联系,在比赛完成后,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历届大赛命题企业长期的联系,利用教学实训平台,跟学会会员的学校直接对接教学与企业实践,将历届的参赛学生集合起来,搭建一个平台;另一方面,还可以广泛收集已经参与过比赛或未参与比赛的企业在市场调查和商业策划中有什么样的诉求、任务和问题需要解决,通过我们的平台对接供需双方,把这些任务有效分包给企业。我们的赛事虽然只有三个月,但是学习和实践可以全年、全天候。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资源和要素充分调动起来,扩展用途,不断反哺大赛,将大赛的规模越做越大,连接越来越强。当然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更重要的还是扎扎实实地把每一届赛事办好,在做好赛事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战略性的展望,才能把赛事做得更踏实、更长久。
最后,预祝第四届CMAU全国大学生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成功,我们也期待看到总决赛团队的精彩表现,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工作顺利、学业有成、身体健康!谢谢大家。